“望、聞、問、切”——裝備巡視治理小竅門 |
[2010-07-27 ] |
劉偉 / 倉儲超市公司裝備部
近期,公司裝備部曾紅順部長在夏日裝備巡視事情中強調,裝備治理要堅持“預防為主”的目的,增強當班巡視是發明問題隱患最直接地途徑,并能將事故隱患實時祛除在萌芽狀態之中。同時總結推出裝備巡視應用的中醫四診法“望、聞、問、切”的小竅門。 怎樣預知“裝備故障的征兆”?這是賣場極為關注的難題。曾紅順部長以為,只要嚴酷憑證清靜規程,用高度的責任感并執行“望、聞、問、切”的巡檢要領,可以預知發明并消除裝備事故的清靜隱患。 “望”,就是要做到多看多視察。用雙目來視察裝備,視察其外表轉變來發現異常征象。在賣場巡檢裝備時,巡檢職員要充分使用自己的眼光,從裝備的外觀發明“跑、冒、滴、漏”,甚至零部件的位置、顏色的轉變,發明并“診斷”出裝備是否處在正常狀態。 “聞”, 就是要做到耳勤、鼻勤。巡檢職員要耳聽四方,充分使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發明設施裝備的氣息、聲音是否異常?從而找出“帶病”運轉的裝備,并舉行針對性的處置懲罰。 “問”,就是要做到多詢問。巡檢職員要多問,其一是多問裝備操作職員的使用情形。其二是多問交接班歷程中是否交待清晰每個細節,避免事故泛起在交接班的距離中。 “切”,就是要做到手勤手穩。巡檢職員對裝備只要能用手或通過專門的巡檢工具接觸的,就應通過手或專用工具來感受裝備運行中的溫度轉變、震驚情形就可發明裝備的運轉是否正常。 “巡視重于坐視”,“望、聞、問、切”這是曾部長提出的維護設施裝備的有用要領??梢約霸緄姆⒚魃枋┳氨傅那寰慘?,并能將清靜隱患祛除在萌芽狀態之中,同時可以為企業節約大宗的修理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