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謀劃是門大生意,只要做及格了回報就一定不會低,它理應成為我們的主要利潤源泉。希望我們做生鮮歷程中的一些想法能讓各人少走點彎路。
我們這樣做蔬菜
在這幾年農超對接、地頭直采、基地建設、生鮮配送中心、生鮮冷鏈等等所謂樂成履歷一直于耳,然而這些履歷起點高、投入大,基礎沒法學,反倒讓許多企業爆發畏難的心態,寧愿讓生鮮虧著拉人氣,步入生鮮謀劃的誤區。
批發市場事實比田頭貴幾多?我們假設菜市井賺15%,那么采購員必需以市調價錢低10%以上采回,不然就有問題,我們派磷票總司理親自到市場去抓,一個月下來毛利率由10%增添到15%,并且隨著采購的深入,逐步找到一些相助商好比玉米的基地直銷商,一個單品就比往年多賺8萬元;找了菜心蒔植大戶相助,到最后把他的菜心全包了;相識到周圍農產品批發市場都有差別優勢單品,每周3次去大宗采購回來舉行單品促銷,讓促銷單品毛利率也抵達10%以上。
我們這樣做豬肉
在開展豬肉整改歷程中,我們注重到全系統一共11個刀工,最高人為2000元,最低的1500元(其時入職人為是1300元),每月做70多萬銷量,毛利35000元??吹秸廡┦?,我們第一時間以為人為配不上這個工種,于是把他們召集開會相識情形,效果大吃一驚,他們普遍不知足人為水平、對事情沒興趣、沒服務意識、不知道銷售情形,司理對我說這些人只能拿這樣的人為,我說這是我們的責任,于是我親自找收入2000元的刀工談,把底薪升到3000元,再加績效獎勵。
然后我讓他天天都要把豬肉品項的進銷存弄清晰并發信息給我,回去第一天報過來賺了200元,之后沒有低于200的,一個月下來賺了8500元,比上月多賺了4000元。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來豬肉真的可以很賺錢;加薪和績效獎勵最有用;刀工手藝很要害;讓刀工有做自己生意的意識;天天都親力親為跟蹤銷售。
我們這樣做水果
著實在各人的想法內里,可能以為水果容易做,我們并不這樣想,由于我們水果沒整改前只有6%的毛利率。重新組建水果團隊后,我們親自帶隊整合采購,并且還不到原來定點采購的批發市場去。很快我們就知道原來團隊在采購環節保存問題,他們都合資做批發了。
水果的售賣現場治理很是主要,我們的員工對水果熟悉不敷,有些水果怎么吃的還不懂,我們就一直地召集他們開會,安排他們到批發市場加入采購,讓他們自由試吃,提升優異做標桿,定制績效獎勵,再下來讓他們搞擺設競賽,單品交鋒,效益排名,經由半年的起勁,團隊出來了,業績提升了40%,毛利提升400%。(作者為廣東佛山好很多多少超市公司董事長曾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