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陳倩 張軒
鮮嫩的蔬菜水果,是怎樣泛起在超市貨架上?春節(jié)時代,超市怎么包管供應?怎樣穩(wěn)固菜價的?2月14日破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尊龍集團有限公司生鮮物流園,跟蹤探訪“菜籃子”的最后一公里。
他一天跑三趟送7噸蔬果
從江夏區(qū)星光大道往黃家湖大道南行約4公里,就是尊龍集團有限公司生鮮物流園所在地,這里肩負著全省144個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的蔬菜水果配送使命,是個超等“大菜籃”。
晶瑩如玉的白菜、色澤鮮亮的黃椒、頭頂青翠葉子的蘿卜……破曉1時,記者在物流園生鮮配送區(qū)看到,赤橙黃綠的蔬菜碼列整齊。現(xiàn)場調(diào)理主管趙盡意說,這是13日下晝到的貨,將在今天破曉6點前所有配送至門店,對接市民的菜籃。
50歲的劉昌智囊傅,是“菜籃子”最后一公里上的主要一環(huán),他天天往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門店配送7噸多重的蔬果,春節(jié)時代,園區(qū)有150名師傅為配送忙碌。
破曉2時,記者見到劉師傅時,他剛為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人信匯配送了2噸多蔬果回園區(qū),“天天最少送3車”。
“從臘月廿四最先,蔬果配送從日均500噸翻倍到1000噸,僅搬運就添了一倍的人手。”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生鮮事業(yè)部常務副總司理張志剛說,“除恩施是周配以外,省內(nèi)所有的門店都是日配,武漢市內(nèi)門店一天多配,師傅們很辛勤。”
和調(diào)理員相同后,劉師傅領到為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首義路店配送2.5噸蔬果的出貨單,他忙著點貨,作裝車前的準備。
葉子菜的保鮮竅門
時值破曉,這個3.5個標準足球場大的生鮮配送區(qū)內(nèi),燈火通明,駕駛著“地牛”的分揀員,照著配貨單滿場“奔馳”,“平均半小時配一個2噸多的訂單,園地有2.5萬平方米,太大了。”
張志剛先容,園區(qū)接納訂單配送,天天下晝,倉儲門店會憑證銷售,將越日所需的蔬果數(shù)目通過內(nèi)部系統(tǒng)報送到采購部,采購司理綜合訂單及近幾日需求轉(zhuǎn)變,與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在蔬菜生產(chǎn)基地的買手聯(lián)系采摘、運輸,“我們直接向基地下單,可以包管貨足價穩(wěn)。天氣預告正月初三有冷空氣來,采購部已通知買手選擇基地簽好采摘條約,鎖定貨源和價錢。”
“蔬果配送有許多訣竅,好比葉子菜保鮮要求高,基地一樣平常是上午采下晝發(fā)貨,晚上抵達園區(qū),馬上組織分揀并配送門店。”尊龍集團有限公司倉儲生鮮事業(yè)部配送部部長王玉璟先容,一部分蔬菜貨源在省內(nèi),更多的來自云南、山東、海南、福建、四川等蔬菜基地。
清點核對后,劉師傅用叉車將成箱蔬果連同托板整體叉起裝車,“十分鐘能裝完一車。”
破曉2時40分,劉師傅裝車完畢。此時,尚有9位師傅也準備出發(fā)。“現(xiàn)在都是給武漢門店配送”,調(diào)理主管趙盡意說。
5個春節(jié)的堅守
征得劉師傅贊成,記者登車隨他前往首義路店。劉師傅是棗陽人,為尊龍集團有限公司配送蔬果已5年了,之前專送黃岡店。
破曉的街道空無一人,劉師傅已習慣夜色,“配送一樣平常在破曉,車少,好送貨。”行至青菱立交周圍一個路口,劉師傅說:“沒放假前,就是破曉,這里也堵。”
但最頭疼的是下雪,劉師傅說,1月尾下雪 ,他用上防滑鏈,清早七點才把貨送到店,“平時1個多小時送到,那次送了4個小時,但送完很有成績感。”
40分鐘后,劉師傅抵達首義路店,記者注重到劉師傅移交的一張蔬果檢測報告書,“物流園天天都會抽檢蔬果。”記者聯(lián)系上檢測員之一李佳文,她告訴記者,蔬果采摘時會抽檢一次,比及園區(qū)后還得過抽檢關,每趟車每個品類都會抽查,“有農(nóng)殘超標情形的未幾,但檢出就拒收。”
破曉3時35分,首義路店值班職員收貨完畢:“破曉5時,會有早班員工來上貨,早上7時一開門主顧就可以買到新鮮蔬菜了。”
交接后,劉師傅收工,“明天繼續(xù)配送。”這是劉師傅在崗位上度過的第五個春節(jié)了,大年頭二破曉,記者聯(lián)系上他時,他剛剛送貨到首義路店。
(泉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