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晝,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垂綸臺國賓館會見中國國民黨聲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時強調,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同心協力,推動兩岸關系清靜生長取得更多效果,造福兩岸民眾,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再起的中國夢。
習近平指出,由于歷史和現實的緣故原由,兩岸關系保存的許多問題一時不易解決,但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有著配合的血脈、配合的文化、配合的連結、配合的愿景,這是推動相互明確,攜手同心,一起前進的主要實力。
第一,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可切斷我們的血脈。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于同胞配合的血脈和精神,扎根于我們配合的歷史和文化。這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消逝的。豈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臺灣“討生涯”,照舊幾十年前遷徙到臺灣,寬大臺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血天親。各人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兩岸走近、同胞團圓是兩岸同胞的配合心愿,沒有什么實力能把我們割裂開來。
第二,兩岸同胞運氣與共,相互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運氣歷來都是牢牢連在一起的。民族強盛,是同胞配合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配合之禍。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我們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個民族歷來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由于我們的血脈里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臺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情形,有著特定的心態。我們完全明確臺灣同胞的心情。熨平心里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真情,我們有耐心,但更有信心。親情不但能療傷止痛、化解心結,并且能實現心靈契合。我們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涯方法,也愿意首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生長的機緣。歷史不可選擇,但現在可以掌握,未來可以開創。
第三,兩岸同胞要同心協力,一連推動兩岸關系清靜生長。5年多來,兩岸同胞配合選擇了兩岸關系清靜生長蹊徑,開創了亙古未有的新時勢。這是一條維護兩岸清靜、增進配合生長、走向民族再起、造福兩岸同胞的準確蹊徑。要堅定信心,掃除一切滋擾,沿著這條蹊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各人都不希望現在的好時勢逆轉。為此,兩岸雙方要牢靠堅持“九二共識”、阻擋“臺獨”的配合基礎,深化維護一其中國框架的配合認知。這個基礎是兩岸關系之錨。只要這個基礎獲得堅持,兩岸關系遠景就會越來越灼爍。若是這個基礎被破損,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擔心的老路上去。前不久,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分認真人碰面,告竣起勁共識,對推動兩岸關系周全生長具有起勁意義。至于兩岸之間恒久保存的政治不同問題,我們愿在一其中國框架內,同臺灣方面舉行一律協商,作出通情達理安排。我信托,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來。
我們接待更多臺灣同胞加入到推動兩岸關系清靜生長的行列中來,各人一起起勁,出主意、想步伐,凝聚更多智慧和實力,牢靠和擴大兩岸關系生長效果,使兩岸關系清靜生長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讓寬大臺灣同胞特殊是下層民眾都能更多享受到兩岸關系生長帶來的利益。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么主張,只要現在愿意加入推動兩岸關系清靜生長,我們都接待。
第四,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再起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再起,實現國家興旺、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愿。中國夢與臺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配合的夢,需要各人一起來圓夢。兩岸同胞要相互幫助,不分黨派,不分階級,不分宗教,不分地區,都加入到民族再起的歷程中來,讓我們配合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習近平強調,我們是至心至心看待臺灣同胞的,愿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只要是有利于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清靜生長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會盡最大起勁辦妥,使寬大臺灣同胞在兩岸關系生長中更多受益,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過上越發優美的生涯。
連戰體現,2005年國共兩黨開展息爭對話,進而兩岸走向清靜生長,給兩岸人民帶來了亙古未有的可喜時勢,這是一條不應也不可逆轉的準確蹊徑。已往的一年里,無論是國共兩黨或兩岸各界,在政治互信上都向前邁進了一步,包括主張各依規則用一其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系,重申“九二共識”,強調“兩岸關系不是國際關系”等等。我們要配合珍惜、同心牢靠、協力深化,讓兩岸關系穩固前進,愈走愈遠、愈走愈高。兩岸文化同屬中華文化,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親。兩岸更應以務實的心態,使臺灣在兩岸清靜生長、中華民族再興的歷程中,施展起勁且正面的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滬寧、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加入會見。(泉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