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申亞欣)據外交部新聞,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約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5月7日訪問哈薩克斯坦。 這是習近平時隔一年多再次訪哈。駐哈薩克斯坦前大使姚培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習近平三年內兩次訪哈,可見兩國向導人互訪已逐漸成為常態化,此訪將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兩國政治互信,推進“一帶一起”建設。 高層來往親近 筑“睦鄰友好相助規范” 2013年9月,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對哈薩克斯坦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國是會見。2014年5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華,兩國元首就中哈關系以及配合體貼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流意見。 “除了國是會見,在亞信第四次峰會、上合組織杜尚別峰會、博鰲論壇等場合,兩國高層已經晤面多次。”姚培生指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政治互信水平很高,已經成為睦鄰友好相助的規范。 上月28日,納扎爾巴耶夫連任哈薩克斯坦總統。這次習近平到訪,也將是納扎爾巴耶夫連任后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 姚培生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納扎爾巴耶夫樂成連任后,習近平第一時間通電話體現祝賀,這充分證實晰我們對中哈關系的重視,以及兩國向導人關系的親近水平。” 他體現,中國向來重視中哈關系,國家向導人的每一次會見,毫無疑問,都將增強兩國政治互信,隨著互信水平一直提高,必將會對兩國的務實相助起到主要推行動用,信托此次會見,會增進兩國關系更穩更快的生長。 中哈相助升級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 哈薩克斯坦是習近平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的地方,此次出訪,“一帶一起”建設的相關相助備受矚目。 “克日,納扎爾巴耶夫在執政演說中對‘一帶一起’再次做出起勁回應,體現愿意把‘一帶一起’與哈薩克斯坦的“灼爍大道”政策舉行對接。”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向人民網記者體現,中哈在鋼鐵、玻璃、冶金等領域開展的產能相助新模式,對中國與中亞地區的相助會有主要影響。 姚培生指出,中亞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要區域,哈薩克斯坦地緣優勢無可替換。現在,中哈相助的項目已經從資源領域向非資源領域大大擴展。 一年多來,中哈在相助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已經取得了實著實在的效果。 “去年5月,習近平與納扎爾巴耶夫配合啟動中哈物流相助基地項目,這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首其中外相助實體項目。從連云港發的貨,通過中哈物流平臺,一部分運到中亞,一部分通過阿拉木圖轉運到歐洲。”姚培生先容說。 肩負多重使命 配合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天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人民日報》今日撰文指出,習近平主席出訪歐亞三國,是銘刻歷史、思念先烈、珍愛清靜、開創未來的主要宣示,也是推動地區配合生長的主要行動。 3月,習近平在人民大禮堂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時指出,中哈都是上海相助組織和亞洲相互協作與信托步伐聚會的首創成員國,中方愿同哈方一道推進兩機制的完善和生長。中國希望同哈薩克斯坦人民和天下各國人民一道紀念天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哈薩克斯坦在二戰作出了重大孝順,提供了主要的物資包管,許多人犧牲在戰場上。”姚培生以為,習近平此訪肩負多重使命,尤其在維護國際清靜秩序和二戰的勝利效果方面,中哈相助具有主要意義。 李建民指出,在恰逢衛國戰爭70周年慶典的這個主要時間節點,習近平此時對哈舉行會見,體現了對哈方的支持和深化雙方相助的意愿。(泉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