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若干意見
到2022年,新的經濟結構和增添名堂起源形成,高質量生長走在天下前線
經省委、省政府主要向導審定,我省4月13日印發《關于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意見》,提出建設天下主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新經濟生長群集地,實現高質量生長走在天下前線。到2022年,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平穩接續,新的經濟結構和增添名堂起源形成。
該意見共分六大方面25條。憑證意見,到2022年,我省經濟新動能成為新引擎,新經濟增添值占二、三工業的比重將由2017年的20%左右增至30%左右,科技前進孝順率由54.2%增至60%以上,高新手藝工業增添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由16%提高到20%,高新手藝制造業占工業比重抵達40%以上。立異生長的體制機制一直完善,人才智力支持有力,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1.9%左右提高到2.5%。
為實現上述目的,我省將著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工業系統;激活立異驅動焦點要素,增強生長內生動力;深化體制機制刷新,引發新舊動能轉換活力;建設健全政策支持系統,增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切實增強組織向導,凝聚新舊動能轉換事情協力等。
在鐫汰化解落伍產能、推進古板工業升級的同時,我省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手藝、生物、高端裝備等六大工業,力爭其主營營業收入之和突破3萬億元;加速培育基于互聯網的融合型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激活立異驅動要素方面,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手藝中心600家,形成3-5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天下級科學研究中心;建設國家科技效果轉移轉化樹模區;在海內外唱響“光谷青桐匯”“東湖創客匯”等雙創品牌。
憑證該意見,我省還將深入推進放管服刷新,企業開辦時限再減50%;對新經濟實驗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優惠供應;強化財稅激勵,形成總規模50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指導基金,推動設立25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群;提高科研職員效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等。(廖志慧、楊威)
責任編輯:劉衛
(泉源:湖北日報)